为什么中国式父母总是很“扫兴”?
2023年08月08日 82 次浏览这是东亚极致社达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完美规训,一种内生性、本能性的危机感、压迫感。即使已经不在生存线上挣扎,却依然把生存视作不可僭越的头号目标,而不惜将自我异化为机器和工具。在这种思想钢印之下,任何试图追求“人”的本能,完善人生体验的,提高生活质量的举措都是必须被立刻打压的“妄想”。
换言之,生存这么难,你怎么好意思笑得出来?你怎么好意思寻开心?你配吗?与之相反,苦大仇深,命苦命贱才让人听得放心,甚至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褒奖。好像享受精神或肉体的愉悦,会对那个又苦难塑造的,灵魂似的过去造成腐坏和羞辱一样。
苦难只是苦难,苦难本身从来不是财富,也不是值得炫耀的经历。这样的人生,好像誓死捍卫着金山银山,仔细一看却是令人费解的空耗。想必不会有人喜欢被生活折磨的感觉,但在子女面前贯彻苦难思维,除了塑造父母权威之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实际作用。毕竟,上司是惹不起的,甲方是不得不伺候的,挥刀向更弱者的胆子不仅有还挺大,受害者只有自己的孩子。在子女身上找回呼风唤雨、生杀予夺快乐,仿佛现实中自身的无能和懦弱被一扫而空。
我有时也在想,这会不会是他们功利主义的生存哲学?问题是,难道“哲学”就体现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前半句祸害自己,后半句祸害别人,自己从苦难中卷死其他人,就是为了给别人带去苦难?不能出人头地的人生就是毫无价值的人生?如此急功近利的脑袋,似乎配不上激情四射的春秋一梦,每当梦想燃起,仿佛抹平了一切困难和不堪,但短暂的燃烧陷于永恒的长夜,抛入绝望和无助被视为考验,梦想有多豪迈,深渊就有多险峻。以小博大、逆风翻盘、一步登天的幻想越严重,越显得命运如白纸般薄弱且苍白。看似除了孩子不努力,一切都如此完美,实则从家族基因到父母短视,没有一样拿得出手。NPC的命,不要操主角的心,明明光环属于别人,却还对游戏攻略不屑一顾,必然会付出代价。
功利至上的逻辑,本质上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榨干价值,继而衍生出对内严苛而对外贪婪的一体两面。为了生存,所以对子女要“灭人欲”,对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极尽节俭、克制,或斤斤计较,或伏低做小;同样是为了生存,所以对公共的、集体的、无人看护的资源要多吃多占,不惜蛮横霸道。
它们这套动物化、机器化、非人化的思路,也就只适合为所有的行为套上一个功利意味十足的“目的”,以求一个心安理得的合理解释。更多时候,这种逻辑是无懈可击的自我辩白——天子门生是因为吃了够多的苦,你一辈子田舍郎因为吃得苦不够。它们只负责催促,只负责设立目标,却从来不管子女有没有能力实现,甚至不愿为其提供适当的便利。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当一个社会的运作模式包含让多数人挣扎在生存线,或终身保留危机感,以至于大多数个体在朝不保夕中忙于生计,事实上意味着把社会的风险完全转嫁于个体。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感,不得不牺牲自由,与子女和配偶牢牢绑定。你可以说这是东方文明千年不绝的智慧,也可以说这是笼罩在这块的土地上的诅咒,但无论如何,这种由危机感和紧迫感制造出的超级内卷,实际上是人地矛盾逼出来的整人哲学。面对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多数人是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