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活着的目的无非是生存和繁衍。从氏族社会发展到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善,更好地满足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求。

人性天然是自私的。越自私的人就能获得更多资源,在生存竞争中更难被淘汰。至于奉献等利他行为,往往都是在不伤及自身利益,以及可能带来收益的基础上才会发生。“收益”不仅包括钱,还包括认同感和成就感等。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为了保证生产资料的安全,生产资料的持有人通过政治、文化、暴力等方法确立了具有剥削性质的社会制度。早期资产阶级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好像保护着“资本家的资产”。实际上,资本主义制度保护的只是资产,并不是“资本家的资产”。

很显然,大批无产阶级所崇拜、向往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消费观,本质上是为了获取更多生存、繁衍的资源,无疑是人性的本质要求。资本家之所以备受崇拜,是因为他们背后有丰厚的资本,不一定是个人魅力——拜金主义拜的是金,不是持有金钱的人。

资本量的影响力来自于它背后的资本。对资本而言,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代理人和托管者,是一个可以替换的符号。这就是说,资本家之所以备受崇拜,只是因为他恰巧掌握着大量的资本。只要资本家的资本被剥夺,他就会立刻跌下神坛——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

资本主义制度是捍卫资本的制度,资本的唯一目的是增值。任何阻碍资本扩张的因素都会被资本淘汰,其中包括资本的持有者——资本家。因此,资本的持有者必须为资本的增值而服务,否则就会被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反噬。

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不仅出现在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身上,也会发生在资本家身上。

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生存必然需要劳动创造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变体的集合就是资本。

短期来看,资本的聚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长期来看,资本集中百害而无一利。每次资本主义危机都伴随着资本的迅速扩张、生产过剩和社会消费能力的下降。具体体现在社会贫富差距巨大,资本大量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即便资本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资本家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资本依然会聚集在资本家手中。这使得大多数无产阶级的生存、发展需要无法得以满足,大量的生产资料被浪费。资本主义经济也会逐渐失衡,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间间隔越短,也越来越剧烈。

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初,拉美各国的中产阶级规模达到了30%左右,经济形势欣欣向荣。然而,拉丁美洲依然没有逃过资本主义危机周期率的诅咒。90年代初,拉美各国纷纷爆发经济危机,阿根廷、秘鲁等国家的GDP瞬间负增长。随后,新自由主义改革又把拉美国家推进了“中等收入陷阱”中。

然而,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数据,危机前后,除了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其他国家富裕阶层的财富损失均少于其他阶层。巴拿马、墨西哥、巴西等国的富裕阶层的经济反而实现了增长——资本家趁着经济危机发了一笔国难财。

纵览人类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社会严重动荡,甚至是世界战争,最终造成大量人员(无产阶级)伤亡,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资本家当然不想成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多数人。为了捍卫自己“资本代理人”的地位,资本家不得不利用自己持有资本的机会,为资本扫清一切障碍,尽可能完成资本的增值。这便是资本家为了个人生存、繁衍做出的必然选择,使得资本家具有了排他性。

资本主义制度是最擅长“洗脑术”的剥削制度。它恰恰利用了人性的自私,利用人们为生存、繁衍不断积累生产资料的欲望。资本主义通过各种手段——买办、代理人等“传教士”,使社会普遍认为“获得的资源越多,活得就越好”——显然脱离了实际。

资本对人性的异化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和侮辱。被资本剥削和压榨的人生是可悲的,被资本裹挟更是极其屈辱的。凡是信奉资产阶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人都将作茧自缚。

想要打破资本主义对人们的剥削、压迫,广大无产阶级就不能践行资本主义灌输的思维方式。越是利己排他,越是自私,无产阶级的辛苦努力,也只能为少数人源源不断地输送剩余价值,为自己所处的地狱添砖加瓦——人类的尊严和生存质量将被无产阶级亲手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