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9日,“长赐”号(Ever Given)货轮堵塞苏伊士运河河道,制造了150年历史中最严重的拥堵事件,导致从中国义乌到荷兰鹿特丹、美国洛杉矶的横贯全球的贸易损失。

苏伊士运河承载着全球海运15%左右的货船物流,是亚欧之间最繁忙的石油、精炼燃料、谷物和其他贸易通道之一。根据油轮跟踪公司Kpler的数据,2020年全球原油海运贸易总量为3920万桶/天,其中174万桶/天通过苏伊士运河。此外,每天有154万桶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通过这条运河,约占全球海运产品贸易的9%。

法国裕利安宜信用保险公司(Euler Hermes)认为,苏伊士运河每被堵一天,就会为全球带来100亿美元的贸易损失。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奥萨马·拉比也表示:运河封锁后,埃及每天收入损失高达1400万美元。安联研究报告称,苏伊士运河每中断一周,全球贸易增长就可能减少0.2~0.4%。3月28日,五角大楼证实,苏伊士运河交通中断,已影响到美军军舰的行动。但美国海军发言人没有透露具体的影响。

作为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海际运河,苏伊士运河被马克思称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处于亚非拉三大洲“十字路口”位置,北通地中海,南连红海,将大西洋与印度洋连接起来。与绕道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0公里,从地中海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国家而言则缩短了12000公里。

1859~1869年,奥斯曼帝国的埃及人在法国指挥下开凿苏伊士运河,12万名劳工牺牲。自开通起,运河便控制在法国手中。一战爆发后,英法共有运河,对德国实行贸易封锁。1922年,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1936年,英国以“防止德国扩张”为由,逼迫埃及签订条约,允许英国在运河地区驻军,为期20年。

二战爆发后,隆美尔率纳粹德军远征北非,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控制苏伊士运河,建立德国“十字路口”的军事存在,控制沟通两洋的海上生命线。英国也再次对德封锁苏伊士运河,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的气焰。

1952年,埃及军官纳赛尔发动“七月革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建立共和国,并要求英国撤军。1954年,英埃签署协议,英军在20个月之内撤出运河。

1956年,最后一批英军撤出运河,表面上英国不再用军事手段控制运河,其实英国改用资本手段继续控制运河(持股45%)。实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纳赛尔政府公开反对英国在中东建立的军事组织巴格达公约,并与苏联关系愈发密切。1956年,埃及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向苏联购买军火,引起美国不满。同时,埃及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阿拉伯、非洲国家。5月30日,中国和埃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月19日,美国务卿杜勒斯指责埃及“将中国影响力带进了非洲”,宣布中止对阿斯旺大坝工程的援助。

7月26日,纳赛尔在亚历山大港发表声明: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希望以运河的收入独立修建阿斯旺大坝,退回英资股份。然而,苏伊士运河公司41%的股份属于英国,52%属于法国,引起英法不满。

英国怒不可遏,联合西方各国,对埃及经济命脉——棉花出口(占埃及出口总额的75%)实施制裁,同时压低棉花价格,企图令埃及经济崩溃。周总理向纳赛尔提出,中国按原价进口15000吨埃及棉花,并长期购买。 纳赛尔新政权由此重获稳定,决心与英国抗争到底。

7月28日,英国冻结了埃及政府、企业、私人在英国银行中的全部财产。29日,法国也采取类似措施。为表回应,纳赛尔政府关闭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使用苏伊士运河,其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主张之一就是“消灭以色列”,埃以关系急剧恶化。

英法两国希望对埃及发动军事干预,与以色列一拍即合。10月24日,三国在赛佛尔达成密约,制定重夺苏伊士运河的周密方案。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战,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卡代什行动)爆发。数小时后,英法以运河安全为由,要求双方停火并各后撤十公里。以色列不予理会,长驱直入,两日内占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纳赛尔也拒绝停火,英法决定直接干预。10月31日,英法军机、军舰从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出发,轰炸埃军。

1956年11月1日,美国在联合国紧急大会上提案,要求英法以立刻停止在中东地区的军事“侵略行为”。美国提出的双方撤军议案竟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在11月2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英国首相艾登在震惊之余,要求驻联合国代表动用否决权,法国也动用了否决权。唯独澳大利亚支持英国,果然如愿以偿地收获了“外交灾难”。

一时间,国际社会普遍埃及,反对殖民主义,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埃及凿沉四十余艘船只阻塞苏伊士运河。伊拉克石油公司炸毁了途径叙利亚、黎巴嫩到地中海的三个泵站,切断石油运输管道。沙特也临时关闭了横贯阿拉伯半岛的输油管道,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

11月5日,英军占领塞得港,遭埃军激烈抵抗。当天,苏联向英法以三国发出最后通牒,如不停止侵略,将军事介入打击英法联军,不排除使用核武器。苏联撤回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使以示抗议,并向美国提议联合出兵。

美国通过外交途径向以色列施压:如不解决冲突,将终止原油供应。同时对英国实行制裁,要求英法联军立刻撤出埃及。

苏联认为,苏伊士危机给苏联大举介入中东的好机会,加强在中东的影响力,还能淡化国际社会对出兵匈牙利的关注美国则想拉拢前殖民地国家,赢得阿拉伯人好感,避免其倒向苏联,且英法未履行北约责任,事前未告知其他盟友,美国没有帮助的义务。当然,美苏积极介入的根本原因是:新崛起的美苏两强亟需瓦解英法等殖民大国全球利益,以组建新的国际秩序。

11月6日,迫于国际压力,英法接受停火协议。次日在埃及实现停火,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8日,以色列同意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但直到1957年3月才真正执行。12月3日,英法同意撤离埃及。12月22日,英法军队在美苏监督下全部撤离埃及领土。

第二次中东战争标志着英法势力被美苏从中东完全排挤出去,美苏正式成为世界的主宰力量,美国明确支持以色列,苏联则支持阿拉伯国家。

此战后,英国艾登政府倒台,新的麦克米伦政府加速了非殖民化进程。殖民地独立狂潮愈发汹涌,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遭毁灭性打击,英国逐渐衰落为地区大国。此后十余年,英国均拒绝对美国对外战争提供任何形式的声援和帮助。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上台,加速了非殖民化进程,摆脱美国的干预和影响。埃及在政治上大获全胜,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和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根据地。

1958年,埃及在联合国确定了苏伊士运河的相关政策:无论战争或和平,运河向所有国家(与埃及交战的国家除外)的商船开放,军舰需提早48小时通报埃及,批准后可通行。1960年,阿斯旺大坝在苏联援助下破土动工,历时十余年才竣工。

1967年4月7日,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叙军不堪以军反击,向埃及呼吁参战并获得积极回应。5月16日和18日,埃及两次向联合国通报:维和部队必须全部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蒂朗海峡,以色列自红海的出海权被剥夺。30日,约旦与埃及签订为期五年的共同防御条约,埃约联军有望在半小时内肢解以色列。以色列再度陷入亡国阴影中,决定先发制人。

6月5日,以军只留下12架战机担负本土防空任务,其余尽数出动,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发起空袭,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情报准确、计划周密、准备充分,以军大捷。仅一个上午,埃及空军几乎全军覆没,约旦空军被全歼,叙利亚部署在前线的战斗机半数被毁,以色列彻底掌握制空权。空袭半小时后,以军地面部队全线进发,再次占领加沙地带、耶路撒冷旧城和西奈半岛。6月7日和8日,以色列分别与约旦和埃及实现停火。9日,以色列对叙利亚发起大规模进攻,夺取战略要地——戈兰高地。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以军损失46架战机和1000余人,却歼灭三国共400余架飞机和20000余人。以色列至今仍占领着戈兰高地,对巴勒斯坦全境保留控制。

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再次封锁苏伊士运河。但是,早在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就尝尽苦头的西方国家,已在建立了本土石油储备、开发非洲、美国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封锁效果大为降低。关键时刻,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对美、英实行石油禁运,迫使美国让步,英国军队也决定在1971年之前全部撤出波斯湾。

11月22日,安理会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占领的全部他国领土,且阿拉伯国家必须承认以色列的独立和安全。1982年,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换得埃及承认以色列。然而,以色列拒绝撤出约旦河西岸,一再扩张犹太人聚居点,形成巴以双方持续至今的矛盾焦点。

六日战争后,阿拉伯国家遭到重大政治、外交、军事打击,纳赛尔也一蹶不振,萨达特称其在此战后“简直变成一具活僵尸”,“脸上和手上,显然已现出了死亡的苍白”。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在悲愤中逝世。

据此,中国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与埃及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立苏伊士运河的长期安全机制和应急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