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节日为何变味?
2019年05月19日 77 次浏览有个笑话是:对情侣而言,所有节日都可以是情人节。就连清明节都可以改叫“播种节”。
虽然惹人发笑,但道理的确严肃:如今节日同质化非常严重,几乎每个节日都能掀起购物狂潮。因此,与其担心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会带来文化洗脑,不如着眼于消费主义对节日的“降级改造”——这么多庆祝洋节的年轻人,哪个知道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渊源?找个机会出去玩罢了。
资本的唯一目的是增值,为此可以不惜一切手段。而今,资本的身段软了许多,早就抛弃当年武力镇压工人游行的暴行,转而换上包容、接纳的面具,一方面将节日的初衷庸俗化、污名化,另一方面则用商业利益绑架一切反对声浪。正反两面下手,不断创造新的利润。
比如,为了纪念芝加哥工人大罢工,1889年的第二国际会议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886年,20万反抗剥削的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罢工游行,随即遭到军警暴力镇压。上百人的鲜血,直接见证了资本家们“宁可买枪镇压,不肯多发工资”的肮脏面目。可现在,“国际劳动节”的阶级色彩全然褪去,改称“五一黄金周”。提起五一,除了“放假”就是“放价”,购物的、出行的、看电影的,人人都去消费,谁还记得工人的鲜血?
为了纪念1857年纽约纺织女工大罢工,1921年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中国颁发给优秀劳动妇女的荣誉称号也叫“三八红旗手”。可是,多亏了香港电影人,“三八”在汉语语境中已是骂人的脏话。现在的妇女节也“改头换面”为“女王节”、“女神节”、“女生节”,散发着矮化女性的消费主义恶臭,而大多数妇女全然不觉,甚至积极拥护。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看似创造了现代文明,但其实它更宜强化父权制。在光鲜文明、人人平等的表象下,暗藏着比封建时代更丑陋、更黑暗的剥削、压迫。
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财富垄断了权力,赋予财富拥有者随意剥削的自由。他们操纵法律和舆论,让剥削和压迫更加容易。其次,资本主义商业天然需要消费者,扩大消费就必须洗脑。最后,资本主义商业社会节奏极快,需要女性回归家庭,操持家务,养育子女。
何止是每年的三八妇女节,这样的宣传早就铺天盖地,拥趸众多,点赞暴涨:
“十八岁看中的化妆品不买,二十岁买就没意义了”
“女人不用上千元的化妆品,男人不会请你吃上万元的大餐”
“投资自己的女人最美”
“美丽的你不值得为中国男人耗费青春”
消费主义的连环轰炸,一方面让女性坚信自身价值只能通过无穷物欲和大量消费实现,而非生产劳动。女性因此主动依附于资产阶级高等男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女性展开疯狂的财富掠夺,剥夺其抗风险能力和经济独立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压迫、剥削。越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物化、矮化、圈养女性的能力越强,女性就越引以为荣。
这便是资本主义在新时期的剥削手段: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心悦诚服。除了在八小时工作内掠夺剩余价值,还要在八小时外不给加班费,更要让消费者为符号价值付出惨痛代价。资本家实现了对无产阶级的全天候、多领域围堵。
习以为常的双休日、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和八小时工作制,心心念念的“女王节”和“黄金周”,个个都是无产阶级先辈们用斗争和鲜血换来的。当年的怒吼让资本家胆战心惊,如今的狂欢让资本家喜笑颜开——当年亏的,如今全挣回来了。
不只是无产阶级的节日,几乎所有节日,包括宗教背景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文化气氛浓厚的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纯粹的纪念性节日母亲节、父亲节,都被消费主义“武装”起来。如此还不满足,直接捏造了“六一八”、“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广大群众精力、财力投入之多,甚于除夕春节,心甘情愿吃土度日,堪称现代社会最成功的洗脑节。
消费主义给这些节日创造了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仪式:阖家团圆的节日,除了装饰就是晚宴,只是东方春联与西方圣诞树的区别,或者西方烤火鸡与东方煮水饺的区别。哪怕是商场送福的财神爷、烟囱里进出的圣诞老人都变成一门生意。
消费主义还为节日创造了共同的传统:买礼物。对普通人而言,母亲节和情人节有什么区别——到了这天,都要掏钱“放血”。
不然,不给母亲买东西,怎么表达“我爱你”?跳一段“肯德基佬爷爷”,还嫌自己腹肌不够呢。
不给女友买礼物,怎么表达“我爱你”?跳一段“鸡你太美”,还怕自己不会打篮球呢。
所以说每年母亲节笑得最开心的是卖花的商人,而不是接受康乃馨的母亲们。她们还会嘀咕:买这些花的钱还是我给的呢。
消费主义伴随着流量经济,标志着无论是喜欢或讨厌,赞扬或辱骂,都可以被视为符号价值,并最终都能找到消费者为之埋单。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抵制,也是变相的造势和宣传。
“常回家看看”成了马克杯上的涂鸦,“妈妈你最美”成为花束上附送的一张便签,无产阶级英雄切格瓦拉的头像和“为人民服务”印在热卖的T恤上,就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海报、军用水壶、茶缸和搪瓷盆,都被恶搞成纪念品店内出售。
澎湃如革命热血,温柔如爱意连绵,感恩如寸草春晖,期待如回家过年,哀思如清明雨上,都可以转化为消费的动力。
商业社会,消费就是仪式,购物就是传统。消费成为大多数节日的唯一手段和直接目的。这个节日算不算节,该不该过,打开淘宝看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