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公民对“顺利”的理解不同,实际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视角不同。

被管理者认为“顺利”,意味着自己和家人阳过但很快治愈,没有重症,症状没有太久或太难受,药物充足,食宿不缺。

管理者的视角是,社会秩序没有失调,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各项指标的涨跌没有超出预期,生活必需品供应(从总量看)充足,重点资源(如医疗)虽然紧张但还过得去。

但在宣传上,使用“顺利”、“平稳”两词,显然加剧了社会的割裂感和对管理机构的距离感、陌生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再次证明了一件事:崛起的大国,与它的公民的幸福感并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管理需要看指标,看数据,不看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也可以凝练成一串数字。但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活生生的人,谁都不想成为代价,只想活下去。

我很赞同的观点是,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正在走向不断完善工业化社会的现代化时期。各方审视问题、解决问题时不能仍旧站在农业社会角度对工业化感恩戴德,或是把现代化视作难得的亮点,而要在工业社会的视角查缺补漏,哪里不现代,就要揭穿哪里,让社会变得更包容、更自由,不能让没有步入现代化生活的人成为“负面资产”。

换言之,不能理所应当的那些因为疫情而生活剧变的人,都应该学会吃苦,学会感恩,在话里话外暗示你要“顺利”,也应该“平稳”。要想方设法维护他们的尊严,保持他们生活的质量。除了歼灭侵略者,没有人有从现代生活中随时抽出来忍受前现代条件的义务,如果有人为了公共利益这么做,那就需要得到补偿。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是这样,在厂房里流汗的大国工匠是这样,996难得休息的劳动者是这样,急诊室里努力呼吸着的人们也是这样。

人不是大笔一挥就能随意割舍的数字,不是精密计算便可大致承担的损失,不是流干鲜血也被嫌弃“好吃懒做”的成本,不是委曲求全也未必博得一笑的玩物。

我们要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中,寻找到一个让大多数人满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