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刊登题为《为什么赶超美国的是中国人,而不是我们》的文章。

俄罗斯就是个败家子,三十年来变卖家当、收点房租,也能雇些佣人,混个体面日子。只要世界还需要化石能源,就有俄罗斯一口饭吃,油价高就多挣钱,油价低就少挣钱,整个国家浑浑噩噩,人心懒散,不要说发展高端制造业这种宏图伟业,连基础制造业都几乎丢得一干二净。等到俄乌冲突爆发后,发现家当卖得差不多了,房产都被冻结了,俄罗斯才惊呼自己几乎啥都不会,不仅找不到工作,甚至不会洗衣做饭。

俄罗斯工业的病根早在苏联时期就落下了。苏联工业规模虽大但品质不高,往往产量大但质量差、品种少。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且很快落后,从苏联时就没有产业升级的动力和本国技术吸收与再创的能力。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适逢西方大萧条,苏联承接了来自西方的技术转移,特别是整体引进拖拉机产能,换言之苏联的工业化离不开砸钱买,而且直接买下整个厂子或整条生产线。二战期间,苏联靠租借法案再次从美国引进了一大批技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苏联靠出口石油大发横财,适逢西方对苏缓和便斥巨资引进技术组建卡玛兹汽车厂。可以说,苏联不差钱,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恰逢西方经济危机,西方政府总是对苏联进口工业生产线大开绿灯,可谓要啥有啥。以至于苏联的部分产品能按照西方的标准,在西方专家亲自指导下生产,部分工艺先进到在原产国还没来得及用上,苏联就买来先自己尝试。

严重的问题在于,苏联本国配套产业和关键零件的自主化迟迟没有跟上,外国技术吃不透,到后来干脆不重视,因为没必要。而且苏联的工业品生产规模虽大但效率低,工艺不过关,品控差,因此很难在国际市场打开销路,外贸产品离不开经互会。工业产品跟不上趟,只能靠出口油气来补。苏联自1970年开始,出口结构愈发不合理,油气和矿物占比越来越高,1984年燃料和矿物金属占出口总额的62.7%。俄罗斯早在苏联时期就事实上走上了“拥核沙特”的去工业化道路。

某种程度上说,冷战的历史就是苏联几乎以一国之力硬刚美欧日三大工业中心的历史。等到苏联解体时,工业化的中国才刚刚尝到融入全球化的成果,彼时全世界已经充分工业化。工业化时代最大的财富并不是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而是连续不断制造产品的能力。商品有保值期,时间越久越折旧,但生产力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产出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去工业化而非产业转型,势必意味着国家硬实力的暴跌。

俄罗斯剩余的产业链只有一部分在境内,其他的都在其他原苏联加盟国,甚至分散在前经互会国家内。这些残缺不全的产业,大多数要靠外国资金支持才能勉强运营——比如俄罗斯军购的榜一大哥印度,就养活了很多军工品出口,俄军方也能跟着沾光。

俄罗斯已经变成了一座武装加油站,它已经沦落为与沙特一样的资源出口国,差别在于沙特不能种地,而俄罗斯除了出口油、气、煤炭,还能出口大量以小麦为主的农产品,但无一例外都是直接遭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大宗商品。而即便是油气,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的开采提炼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俄乌冲突后甚至不得不从伊朗进口燃气轮机。

我曾有一句话——俄罗斯从古至今就弥漫着壮烈的悲剧色彩。为了解开一副枷锁,他们往往会走上更高的绞架。

俄罗斯越是不满于资源出口国的现状,不满于作油气站的国际社会分工,它的帝国就野心越大,而野心越大,世界就越疏远它,越想摆脱对它的依赖,而当世界真的不再依赖于俄国,敌视和围堵将不亚于80年代。

苏联如超新星璀璨,如果没有充分的政治智慧,任谁都难以守住。二战结束算起,苏联靠千万人牺牲换来的雄厚家底,就是被一个又一个愚蠢的决策葬送的。

俄罗斯人自己埋葬了红色帝国,也将埋葬俄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