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焚烧俄罗斯国旗:别忘了当年的卑躬屈膝
2022年12月16日 66 次浏览12月6日,芬兰独立日。多名芬兰示威者在参加独立日的庆祝活动时拿着一面俄罗斯国旗,并将其点燃,还言语侮辱俄罗斯。此事在10日遭致俄外交部严正抗议。
最近学校里“小洋人”不断,我自己也忙着做实验,天气又冷,疲乏困累,虽不至于感染却也过得恍惚,有好多好点子没法写成文章发表,见谅。毕竟学业为重,身体为重。今天写点简单的,帮芬兰人回忆一下当年对俄罗斯的卑躬屈膝。
冬季战争结束后,双方谈判。芬兰代表柳蒂大肆吹捧红军和指挥部的行动,试图换取苏方的谅解和让步:“红军完全不需要这种自尊心,因为他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强大和实力。”事实上,苏联依靠充足的物质力量和政治动员,克服了战争初期的挫败,最终打赢了战争,因此不觉得惨胜之后没脸见人,三个月后就强割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而罗马尼亚的军事实力在纸面上比芬兰强。
3月13日,《莫斯科和平协定》签订,双方停火。芬兰向苏联割让卡累利阿、萨拉、部分佩察摩等三处领土(占芬兰领土面积的8%)和30%的资产。芬兰转而与德国建立密切往来。1944年,由于芬兰作为纳粹仆从军入侵苏联,战败后又将佩察摩剩余地区割给苏联。
1944年9月22日,芬兰陆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元帅签署132号作战公报,其中一段话:当我们经历了各种痛楚之后,我们看到与睦邻国家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是未来和平生活的基石。此战之后,芬兰恪守中立不结盟原则。
为避免引起苏联的猜疑和报复,芬兰政府成立群众性组织——芬苏协会,芬兰共产党任领导,总统巴锡基维任名誉会长,对芬兰人民进行苏芬睦邻友好的“再教育”。1945年5月,芬苏协会会员多达10万人。与此同时,芬兰境内的法西斯、沙文主义组织和文化团体被取缔,政府文职人员和军队中的法西斯分子也被清洗。凡用1939年之前的观点看待苏芬关系的书籍和戏剧均被禁止,历史教科书中的反俄内容一概删除,媒体报刊不得采取反苏立场。关于苏联和红军的新闻不经审查不得发表。凡可能冒犯的词语要寻找替代词汇,诸如“冬季战争”改称“不幸的事态进程”。
巴锡基维对斯大林推崇备至,不惜笔墨赞颂斯大林的功绩,例如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他这样写道:斯大林是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把苏联提升为一个世界强国,使得它比从前存在过的以及可能达到的俄罗斯更加强盛。斯大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家缔造者之一,对芬兰同情和友好,因此他的逝世在我国人民心中唤起了真诚的悲哀,我有幸多次会见斯大林大元帅并同他会谈,对这些会见我保留着最美好的回忆。
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的领袖加倍夸耀,还称其对本国“同情和友好”,对他的逝世表示“真诚的悲哀”,“最美好的回忆”。这绝对是俯首称臣。从这一点上说,芬兰完全没有资格羞辱俄罗斯。
二战结束后,芬兰奉行“巴锡基维-吉科宁路线”——命名自前总统尤霍·巴锡基维(Juho Kusti Paasikivi)和乌尔霍·吉科宁(Urho Kekkonen),将芬兰定位为“中立”国家,并在冷战期间与苏联保持关系,在两大军事阵营中保持中立。1995 年,芬兰和瑞典加入欧盟并深化与北约合作,结束了传统的外交中立。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冷战结束三十年的岁月静好,不是天赐的,也不是白捡的,而是大国之间保持微妙均势,凑合出来的。小国家的人日子过得太好,就把来之不易的东西想当然了,而在温室里培育出来、战略头脑不健全的一代人,其中所诞生的政客必然是安全感过剩的。也就是说,马林这种30多岁就当选芬兰总理的女士,自以为人生卅年的平淡阅历,足以“治国若烹小鲜”。在经济和社会上,发达且人口稀少的芬兰也许是如此,但在国际安全上呢?从未遭遇过被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包围的绝境的,与马林女士一辈的欧洲政客们,可否超过他们的前辈们呢?悲哀的现实是,当那个多个列强在狭小地域内聚集并激烈竞争的特殊年代(1850~1950)结束后,欧洲再也无法产生真正的外交大家和博弈大师。
有什么样的政客,就有什么样的选民。芬兰好日子过久了,难说不会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