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伊朗足球队首战英格兰队。但是当伊朗国歌在体育场内响起时,所有的伊朗球员保持沉默,以表达对国内女性和抗议者的支持,这也在伊朗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

这个消息出现的时候,就在中文互联网上制造了一波舆情,直到现在还在发酵,大概的意思是赞美正义人民对高压社会的抵抗,夸耀人们对美好的本能向往,表扬“普世价值”的真正意义,还有一股含沙射影的意思。

我打算讲两句我的看法,但不一定专业。我并不是说普世价值是错的,也没说抵抗高压宗教化社会有问题,我反而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在未来都一定是向民主化、世俗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这是历史大势,势不可挡。只是,单纯地歌颂、炒作、造势,对中国“无则加勉”毫无意义。

伊朗这个国家注定会间歇性地爆发游行示威,只是最近数年频繁了很多。究其原因不能只从唯心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遭遇西方近四十年制裁,被迫在高压环境下发展一套门类全面的工业体系以满足本国社会的需要,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特别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产业链都在寻求资源最佳配置,而伊朗无法参与到跨境流转中,就导致以巨大成本培养出了本国工业,生产的产品却只有世界市场的下等水平,而且价格却一点不低。除了“凑合着能用”之外,几乎没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这样的生活质量,再加上糟糕的地缘环境,注定每隔几年就来一波通货膨胀(统治阶级趁机搜刮一次财富),老百姓手里的钱不值钱,怨气就要集中爆发一次。

只是这一次爆发,恰好多了个9月13日女孩被宗教警察打成重伤不治的导火索。话说这次事件,真让我想起了了中文互联网刚兴起时候的“躲猫猫”(知道这个流行语及其背后故事的网民恐怕跟我一样都快三十了)。

而这次在世界杯上的拒唱国歌案,也只是恰好赶上世界杯罢了。亚洲第一前锋阿兹蒙从9月开始就反复声援妇女运动,动员伊朗足球队在奏国歌的时候遮掩国旗。

也就是说,这起女性遇害案,席卷伊朗全国的示威游行,以及世界杯赛场上的拒唱国歌,根子上都是发展出了问题。我认为世界上所有政府的执政合法性都需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基础,或者由此加以强化。伊朗作为中等工业国家,相较于世界多数国家而言已经是大型社会了,对我们而言是有参考价值的。既然伊朗的发展出了问题,老百姓的供养和付出没有收获与之对应的回报,总是闹出“苦一苦百姓,骂名外国担”的丑事,那么就不要责怪人民把怨气往伊朗的政体上发泄。

纵览拉美、中东和东南亚的近代史,国家爱信什么主义信什么主义,爱站啥队站啥队,爱执政多久执政多久,爱怎么膨胀怎么膨胀,老百姓其实不怎么关心。但是眼前的温饱,身上的衣衫,这些触及民生痛点的东西若是出了问题,那就是真把人逼到极致,必须起来反抗了。朴正熙的韩国符合“普世价值”吗?只是符合美国的利益罢了。到现在韩国还有大把右翼群体怀念朴大总统,不就是因为朴正熙出卖主权、牺牲人民血汗,换来了“汉江奇迹”吗?把发展搞好了,民众反而是很好糊弄的,只要精英吃肉,留点肉汤给百姓就行,就一点点汤水,就能养活一批掩饰图钉型社会的中产阶级,营造一个繁荣的表象。

就怕连汤都不给,而且社会精英连人民的窝窝头都要抢。

而且,这个事情真的展现了“世俗化”、“普世价值”的作用吗?想想看,巴列维王朝一共53年,厉行世俗化也就38年,这还是伊朗充当美国的“中东警察”,苏联对伊朗频频示好,与以色列如胶似漆的,一个梦幻般的外交格局下搞出来的。结果呢?巴列维怎么这么脆弱,美苏各自支持的自由派和进步派是怎么被霍梅尼的保守什叶派统统干翻的?革命连外部干预、支持都没有,大家先起事,然后把霍梅尼老先生从巴黎请回来当最高领袖。更有趣的是,革命之后的伊朗竟然取得了巴列维时期想都不敢想的成就,地缘上整出了什叶派之弧,工业上向俄罗斯出口产品(主要是俄罗斯太烂),核技术研究有声有色。

看来世俗化也没那么大的力量,而什叶派的宗教,反而能比普世价值发挥更大的力量。这是因为伊朗只有50%多点的人口是波斯人,为了维持国家存续,什叶派伊斯兰就是团结各方、消除民族隔阂的最好工具,意识形态立国并保持强攻击性,才能避免走南斯拉夫的老路。 民主自由的路子好走吗?那是白色魔鬼,何况参考苏格兰人之于英国,不利于培养国族认同。共产主义呢?那是红色魔鬼,而且违逆千年以来的宗教文化,更何况苏联自己就亡于民族主义手中。那就只有宗教,这个在过去千年中支持着波斯的保守的意识形态,这是现实主义的必然选择,什叶派就是伊朗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只要波斯还是波斯,这个(在我们看来)反动的政教合一制度就仍然安如泰山,这个“反动”其实是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头巾问题很难说不是一笔糊涂账世俗化、普世价值在伊朗的支持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与“正确”对抗,除了高举着“时代潮流”的招子,越来越激进,耍尽口舌,基本干不出什么实际的事来。

为此,少在中文互联网上售卖反思券,伊朗人这么搞,跟咱没什么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