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美国交通部发布通告,由于美国航司多个赴华航班被取消,计划自九月起取消26个由中国航司(国航、南航、东航、厦航)承运的美国赴华航班,作为对中国在应对COVID-19期间对美国航班执行的熔断措施的报复。

一件小事。根本上就是中美缺乏互信的问题,而这种互信是很难建立的,因为双方的思维模式不一样。就拿针对国际航班的疫情防控举例,中国认为美国不好好防疫把疫情通过航班引入中国太不负责,躺平式抗疫害人害己。而美国认为处理无法控制的天灾是强人所难,个人自由大过天,维持经济运行是要紧事。双方当然你禁我的航班,我禁你的航班。

这也证明,中美之间相互理解就有鬼了。

中国人把公权力、大政府当做解决问题的万灵药,总体信任并依仗之。美国人觉得公权力是原罪,是暴力侵害个人自由的风险源,要尽可能加以限制和拆解。

中国的政府是上下一致、如臂使指的,奉行体制主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因此内部思想高度统一,党政难分,政务官和事务官也不分,政党与国家的利益高度绑定,左翼理想与民族主义大相契合。美国则认为权力的集中是“保姆国家”、“威权体制”,而对抗性、竞选性、去中心化的政体既能定期释放社会压力,还能定期刷新政府、议会构成,理论上讲坏够了就会出现好政府,好的变坏前就下野,制度存在本身而非治理成果才体现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也就是说,中美双方在人权、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上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双方都赞扬上述精神,但思路完全不一样。中国对阶级叙事、人民民主专政的道路自信,和美国对美国梦的、一人一票的道路自信,同样强烈,甚至后者更强。中美彼此都认为对方逆潮流而动,都认为对方现实的处境是与全世界逆行的必然结果,都认为对方在某些方面矫枉过正,在另一些方面却麻木不仁,都认为对方无可救药,行将就木。

中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对面这小子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仍旧是这番话:在冷战高压背景下,中美联手对抗共同的苏联威胁的,求同存异的时代过去了。于个人层面是再无西方政治家操盘帷幄,与国家是存量相争、空间难拓,新的结构性矛盾已经出现,除非长期竞争伴随着短暂激烈摩擦,直到其中一方彻底认输不能解决。

在这个沉寂而寡有活力的大变局下,信任和理解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中美之间的互信缺乏,和其所引起的硬实力的碰撞,将砸碎一些人的幻梦和另一些人的枷锁,倒退或加速,失范与失衡,将在接下来中美力量触及的所有领域逐一上演。

共同繁荣,一体均沾的全球化终究是泡沫,退潮之后那个相互倾轧、彼此伤害的国际关系将重新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