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获重大突破:国之喜事,为何总有人冷嘲热讽?
2022年08月22日 72 次浏览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但是,不出我所料,这则喜讯的下方再次充斥着冷嘲热讽,诸如再成功又如何,草民不也是吃不起饭住不起房,以及宏大叙事又在哄骗老百姓云云。
阴阳怪气的人真的好多。它们巴不得用特立独行彰显自己与主流完全不同的气质,用冷静、反思、逆流而动掩盖自身的无聊,借机大炫一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真把自己当屈原,却既没有才干也不敢投水,还妄想着被后世铭记,照旧是去中心化的“社会良心”。当然,也不排除境外网军(港台)和破坏势力捏造的舆情攻势。
两者虽目的不一,但形式是一样的。在他们抛出种种“毫无感觉”的问题之后,一定会把宏大叙事中值得激励的部分,与大量负面新闻、近期遇到的困难相绑定,其中必然包括与某些热点事件中受害者的强烈共情——自己生活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却突然有了强烈的被迫害妄想,张口“谁来救救我”,闭口“这国怎定体问”。
我早先就说过,疫情之后,一些公知的话术会重获市场,但它的含义将是群众自我解构后的嘲讽和调侃。也就是说以前是公知用在我们身上把我们搞乱,现在是我们用在自己身上骂世道扯淡。
在中国科技高歌猛进时,冷嘲热讽说,群众还吃不饱饭怎么不把钱用来扶贫的是这批人,中国军事查缺补漏的时候,低声叫骂道,疫情风控人浮于事怎么有脸装大国情怀的还是这批人。在宏大叙事中,把好坏强行绑定,并非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他们不是意识不到问题,而是小市民心态作祟,弄混了问题。谁还没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谁还能对社会百分百满意,发泄情绪可以,污染舆论就是公害,成了公害还引以为傲优越感十足,不是耗材就是废物了。
说回科技,有人会问,“稳态强磁场装置”有用吗?不如把钱送给穷苦的西部人民,让屁民的日子好过一点。不如不要浪费纳税人的钱。
这个问题,好比两百年前大清王朝的统治者望着茫茫大海的自说自话,面对蒸汽机模型和先进汽船的指指点点。大海是什么,制海权又是什么?满口荒唐罢了。海洋又不能种出粮食。于是,晚清的中国被列强来自海上的坚船利炮打得粉身碎骨。这个问题,好比法拉第发明发电机后,税务大臣疑惑地提问:“这个玩意很好,有什么用呢?”法拉第说:“只需不久,您就可以对它收税了。”
这个问题,好比俄国内战刚结束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宇宙飞船对列宁的激情讲演。饭都吃不饱,何来探天?前者回答列宁:“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在摇篮里生活。免得当你发现航天有用时,已经太迟了。”
且不说纸尿裤、 血检、尿检、核磁共振、脑部CT、集成电路和芯片、计算机技术和手机导航等常用技术直接源于尖端技术的民用化,就说尖端技术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中可能以指数级迸发的无穷的价值和作用,至少中国可以不被技术浪潮的革命抛下,而是从容应对。
不至于敌人的枪炮架在海岸上,中国却连一门像样的连发火枪都没有;不至于敌人的坦克和飞机蜂拥而至,而我军士兵连自行车都没见过。
我们抛弃了大洋,开启了百年国耻,如今不得不填海造岛、军舰下饺以补足功课;我们抛弃了陆地,把汽车视作奇技淫巧,如今不得不面对民族汽车业艰难生存的窘境;我们抛弃了天空,被日本空军狂轰滥炸,如今不得不在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等方面大下功夫。
我们曾经丢了一切,而一些人希望刚捡起来的我们再次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