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此次疫情,上海名声是否会彻底烂掉,从此沦为二线城市?
2022年04月22日 75 次浏览不至于二线,但会变成“之一”。
上海疫情,让全国人民和中央明白了一个道理——上海跟70年前一样,底色难改,而且党性不足。这是上海地区“改革不得,反求诸开放”的必然结果。先改革再开放可以打倒买办,重开放轻改革只会变成买办。从新闻舆论到政策落实,都存在系统性问题,似乎只能用故意为之加以解释。
对全国而言,上海已经出现内部利益集团能量太大,而中央失去有力控制的危险倾向。这是因为上海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独享了很多优惠政策,涵盖了鲁、苏、徽、浙、赣五省涉外通道的多数流量,与国际金融资本的联系过于密切。
而本轮疫情期间,沪市此起彼伏的舆情事件,似乎暗示着上海既可以拥有香港独一无二的繁华,也可能成为颜色革命的发源地。香港尚且是境外且有深圳牵制,上海市则是内地第一大城市,周边几乎都是附属卫星城,风险管控难度更大,故威胁更甚。
因此,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举措,应该是适当拆分上海的各项功能,使得长江口各大城市相互制衡,各有功效,均衡发展的同时,无法形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团体。比如跨国海运向浙江倾斜,科技人才向江苏倾斜,制造业转入安徽。至于其涉外功能,南京、杭州可以分担。
直辖市不是特别行政区,一条长江之上不需要两种制度。2300万天龙人到哪儿都被嫌弃。
继而,同样面对2300万天龙人,我认为一条海峡两边也不需要两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