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苏联唯一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迎来90岁生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贺电中称“感谢您对自由的忠诚”,而领导人本应忠诚于国家;“数十年前艰难决定的勇气”,埋葬祖国当然需要勇气;“世界更安全,至今仍是灵感的源泉”,意思是像戈尔巴乔夫这种容易操纵的傻白甜,世所罕有,令西方怀念。

当年,美国媒体把戈尔巴乔夫唤为昵称“亲爱的戈比”,真不害臊。如果普京之后,俄罗斯再诞生一个与民主为友的“戈比”该多好?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也发来贺电,感谢戈尔巴乔夫推动两德统一。1990年7月,戈尔巴乔夫与西德总理科尔会面时,不顾苏共政治局强烈反对,单方面撤销了所有条件,同意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并保留德国的北约成员国地位。当时,老布什政府已经做好了向苏联妥协的准备,得此消息大为惊讶。

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献上贺电:“卓越的一代风云人物”和“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云云。没有戈尔巴乔夫,就没有普京靠“西罗维基”在乱世中上位的历史机遇,但俄罗斯也因苏联解体而迅速衰落。又爱又恨,莫过于此。

戈尔巴乔夫身段灵活。30年来,以牺牲、鞭尸祖国为代价,在西方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被西方长期围堵、制裁的俄罗斯正需要戈尔巴乔夫打开一条舆论通道,所以普京对戈尔巴乔夫还是敬重的。诸如,戈尔巴乔夫多次批评北约东扩,也强烈支持俄罗斯军队占领克里米亚。

然而,俄罗斯网民的评价是真实的:94%负面,5%正面,1%说不清楚。

戈尔巴乔夫加速了苏联崩溃的历程,对苏联以解体为形式的轰然倒塌负有直接责任,但苏联早就积重难返,体制僵化,经济停滞。把锅全甩在戈尔巴乔夫头上有失偏颇,可戈尔巴乔夫背叛祖国、背叛理想、背叛人民却是不争的事实。

1986年2月22日,苏共二十七大召开前夕,戈尔巴乔夫让契尔巴尼耶夫《苏共二十七大报告》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化”“新思维”

科技知识分子受到排挤,媒体、艺术家和亲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学学者被热捧。在戈尔巴乔夫的鼓吹下,苏联艺术家高呼“艺术回归艺术”,实际上为西方的意识形态服务,美化西方、丑化苏联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而且受苏联政府的资助。没花美国一分钱。

1987年,反苏电影《悔悟》荣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反苏电影《主题》战胜好莱坞大片《野战排》拿下柏林金熊奖。苏联作家格·弗拉基莫夫《将军和他的部队》一书,把苏联红军贬为纳粹之流,卫国战争成了狗咬狗的闹剧。1995年,欧洲向其颁发“布克文学奖”,奖金一万英镑。

缺乏“新思维”的苏联各大媒体主编,全部换成亲西方的知识分子。《共产党人》杂志主编成了费洛罗夫,苏联科学院院士恰哈图洛夫不再担任《经济问题》主编,换成美国钦点的经济学家波波夫

苏共机关报《真理报》主编阿法纳西耶夫被撤职,经济部主任巴尔费诺夫接任,该报立刻攻击斯大林是沙皇特工《星火报》主编改为科罗季奇,随即发表《告别上帝》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列宁,吹捧尼古拉二世。1986年9月,《新世纪》杂志直接攻击列宁,戈尔巴乔夫竟无动于衷。

1986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总统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会晤时,准备将苏联交由美国“朋友”处置,相信美国会善待苏联。

1987年5月,亲西方的雅科夫列夫解除了对美国之音境外反苏电台的屏蔽。同年,戈尔巴乔夫会见苏联作家代表团时指出:“美国不害怕我们拥有核武器,而是怕我们拥有民主。”

当时的苏联舆论乌烟瘴气,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灵魂生命学、无政府主义、鬼神幽灵学、享乐主义、性解放等思潮横行,唯独爱国主义和拥护苏共的言论不允许出现。戏剧大师洛佐夫极其悲愤地说:“这种毫不掩饰的奴颜婢膝,在我们这一代中是绝对见不到的。戈尔巴乔夫在精神上摧毁了给予他们信任的人……”

这场篡改历史、祸乱舆论、颠覆意识形态的危险闹剧中,没有任何人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以至于美国《纽汋时报》都在1989年10月23日感叹:“苏联报纸除了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亵渎之外,就是UFO研究,甚至连列宁是恐怖分子的说法都出现了。”

1990年6月,戈尔巴乔夫签发总统令,允许年满18岁且无精神病的任何人开办报社,取消一切媒体审查制度,鼓吹舆论“多元化”。

6月14日,戈尔巴乔夫的“经济顾问团”拿出计算机模拟而来的“新经济纲领”先交给美国总统老布什审阅,才在6月17日要求戈尔巴乔夫批准。内容不出意料:休克疗法、自由市场、放开价格管制、实现彻底私有化。只有苏联做到这些,美国才可能批准5年内提供15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

当晚,最高苏维埃召开紧急会议。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称:外国情报机构渗透了加盟共和国高层且能量很大,意欲将苏联肢解。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认为苏联红军精神和纪律涣散,还遭到媒体和文人的反复羞辱。内务部长普戈汇报,各地犯罪率持续上升。其他部门也表达了担忧。强力部门一致建议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实施暂时军事管制以渡过危机。

6月21日,戈尔巴乔夫反对上述观点,认为这是军方利益被改革动摇后的反攻倒算,“经济问题没必要军事化”。他认为,西方会信守承诺,向“民主化”后的苏联提供海量经济援助。毕竟,7月的G7集团峰会上,各国即将与苏联达成1500亿美元的援助协议。

然而,这是个被苏联媒体广泛传播的谣言,让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人民陷入自我陶醉和重重幻想中。G7伦敦峰会根本没邀请戈尔巴乔夫,只是时任英国首相梅杰的“个人邀请”。7月2日,老布什宣布与戈尔巴乔夫在伦敦同进午餐。若想获得援助,必须让美国看到苏联对民主“不容置疑”的忠诚。

7月17日,兴冲冲参会的戈尔巴乔夫,被拒绝参加任何G7正式会议,不能出席首脑午宴和晚宴,峰会结束后,选择在伦敦逗留的元首们才能与其会谈,且G7根本无计划与苏联签署任何协议。公开受辱,竟然被戈尔巴乔夫宣称为“外交胜利”和“苏联经济新起点”。

7月29日,老布什访问莫斯科,美苏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苏联自废武功,美国援助唾手可得。8月4日,戈尔巴乔夫携夫人往克里米亚福罗斯别墅休假两周,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在瓦尔戴休假。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帕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中央书记巴克拉诺夫等八名“保守派”在莫斯科主持工作。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即从联邦制改为邦联制,极大地削弱中央权力,简称仍为苏联。危难时刻,保守派策划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变”

8月18日,苏军把戈尔巴乔夫软禁在别墅区。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称,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短短三天后,事变因仓促行事、犹豫不决、计划不周等原因失败,比如组织者幻想叶利钦会屈服于压力,连“民主派”的迅猛回击都无力招架。

8月21日,内务部长普戈发现家中电话线被切断,自知事变失败。当晚与妻子诀别。次日,电话接通,叶利钦的手下提出巴拉尼科夫(克格勃官员)等三人要来与他“见面”,普戈同意了。挂掉电话后与妻子瓦连京娜先后饮弹自尽,夫妇分别留下遗书。普戈后悔自己太相信别人,“至死也诚实”。瓦连京娜请求获得子女的原谅,要照顾好老人。戈尔巴乔夫闻讯连口信都没留,遑论慰问。

8月23日,63岁的中央事务管理局局长、办公厅主任克鲁奇纳在中央事务管理局六层的办公室被记者占领。《联盟》记者伊莲娜坐在办公椅上拍照留念,其他记者以“公开透明”为由翻阅抽屉中的机密文件。自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克鲁奇纳便掌管着苏联秘密黄金储备和海外资金,是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口中的“规矩人”。

8月26日,克鲁奇纳在莫斯科木匠胡同13号楼5层的居所中坠楼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不是叛徒,也不是阴谋家。我对戈尔巴乔夫是忠诚的,但有些遗憾……”最机密的文件被他带回了家,整齐地摆在桌上,民主派缴获后大喜过望,却一分钱都没找到。人也死了,搜刮苏联财产的愿望落空了。这些钱财,似乎早已被秘密转移,至今下落不明。

最令人唏嘘的是68岁的苏军总参谋长、总统军事顾问阿赫罗梅耶夫元帅的自杀殉国。他不是八一九事变的直接参与者。8月18日,正在索契与家人度假的阿赫罗梅耶夫听闻事变,次日飞回首都。22日与副总统亚纳耶夫见面,愿为“保守派”提供帮助。三天内,元帅在办公室搭起行军床,昼夜关注军队动向,但迟迟没有收到“保守派”调兵援助的请求。

8月23日,叶利钦向戈尔巴乔夫传达“俄罗斯总统令”,将苏共列为俄罗斯境内的非法组织,戈尔巴乔夫默不作声。元帅的兵权被解除,配枪也被收回。晚上,元帅面色平静,回家吃饭前买了一个大甜瓜,与女儿和妻子一起吃。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第一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军队、内务部等各级军事机关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当天是周六,普戈下葬。克里姆林宫一号楼秘书室无人值班。心灰意冷的元帅穿上元帅服,戴上荣誉勋章,留下五份遗书(一份给妻子,一份给女儿,一份给军队处理后事,一份请同事向克宫食堂代缴伙食费,最后一份解释自杀原因),用窗帘自缢而死。当晚,巡逻部队发现遗体,军事检察院拍摄现场录像,确信是自杀。

戈尔巴乔夫没有留下慰问,国防部的表态也被制止。因为戈尔巴乔夫不愿与“老布尔什维克”产生任何联系,不然就会伤害美国对他本人的信任。然而,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罗乌弗上将却委托美国大使馆慰问元帅家人,还在《时代周刊》发表长篇祭文,悼念这位爱国的老对手。

早在八一九事变事前,苏联政府控制区域仅限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其他加盟共和国已全部脱离控制或宣布独立。戈尔巴乔夫“苏联总统”的职务名存实亡。9月2日上午十点,克里姆林宫召开最高苏维埃大会,许多代表要求其辞去总统职务。

12月9日,苏联外交部被终止活动,苏联与所有建交国家“自动断绝外交关系”。12月20日,苏联国家银行被撤销,政府失去货币发行权。21日,独联体成立,苏联被事实上取代。

手下建议,戈尔巴乔夫成立苏联流亡政府,名义上保存苏联,伺机东山再起。但是,戈尔巴乔夫却乞求叶利钦赐予退休待遇,怎能惹恼叶利钦?独联体提议:戈尔巴乔夫夫妇二人每月可获得4000卢布的退休金,配套免费医疗服务、警卫员(20人)、两辆专车(吉尔115和嘎斯31)、服务员(2人)和别墅,免于一切法律诉讼,作为对其“重大贡献”的感谢。

23日,戈会见叶。长谈中,叶希望戈立刻签署辞职书并移交核密码箱。再三确认退休待遇后,戈尔巴乔夫要求成立“戈尔巴乔夫研究基金会”,满足其高端社交活动的需要。叶利钦同意。

1991年12月25日,带路党头目布尔布利斯降下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戈尔巴乔夫却昂着头,在135个国家的电视台的直播中宣布苏联解体:“我是带着不安的心离开的。”讲话后,戈尔巴乔夫手中的核密码箱被两名上校在核桃宫转交给独联体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叶利钦没有参加交接仪式。戈尔巴乔夫的告别晚宴,只有五个人参加。离开克里姆林宫前,没有任何人打电话道别。

与此同时,CNN、BBC和《纽汋时报》等西方媒体欢呼雀跃,详细阐释苏联解体的伟大意义——世界变得更安全了老布什政府当晚承认俄、乌、白、亚美尼亚、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等前加盟共和国独立。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德国总理科尔、美国前总统里根、阿根廷总统梅内姆、法国总统密特朗、联合国秘书怅瓦尔德海姆等纷纷发出贺电,把戈尔巴乔夫捧起来: “为德国统一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没有几个人能改变欧洲历史,伟大的戈尔巴乔夫做到了”、“百年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将自由还给了东欧人民”、“解救了他的国家”、“振兴了苏联外交”、“勇敢的领导人,将永载史册”。

但是,他仍想重返政坛。1993年便开始为三年后的大选做准备。当时,叶利钦执行美国经济学家建议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经济崩溃。竞争对手是前苏共代表久加诺夫,不怎么受欢迎。然而,戈尔巴乔夫的叛徒、懦夫的形象也已深入人心,四处巡演被群众辱骂、掷杂物,去伏尔加格勒纪念碑献花也被围攻。至于改革计划?怎么,也想把俄罗斯改解体?1996年大选中,他仅获得0.52%的选票。

戈尔巴乔夫转而成立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却被联合创始人踢出团队。折腾之后,他不再沾染政坛,变身艺术家。主要是蹭着苏联末代领导人的热度,在西方各国走穴挣钱。戏路之窄,片约之多,职位之高,跨界之广,令人折服。

在影视行业,他只饰演一个角色——自己。第一部作品是1992年一部介绍东德儿童教育的记录片。第一部电影是德国电影 《咫尺天涯》(In weiter Ferne, so nah!)。1996年,戈尔巴乔夫接了5个片子,是西方影坛的明星龙套,工作也简单:做一个昏暗的背景板,先后在26部电影中声情并茂地宣布祖国解体。

电视节目就更多了。以捷克斯洛伐克解体为主题的《新世界或自由,平等,博爱》(Nový Hyperion aneb Volnost, rovnost, bratrství ),铁娘子传记节目《撒切尔:唐宁街岁月》(Thatcher: The Downing Street Years),美国伪纪录片《克格勃谋杀肯尼迪》(The Secret KGB JFK Assassination Files),点评当代俄罗斯政治的脱口秀……至于肥皂剧动画片配音?对擅长英、法、德、俄、意和罗马尼亚语的戈尔巴乔夫而言,不在话下。

1998年,戈尔巴乔夫担任必胜客代言人,还代言了奥地利铁路。2007年甚至为奢侈品大牌路易威登(LV)自导自演了一部平面广告。别忘了,他还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里根自由勋章”得主、《时代周刊》风云人物和畅销书作家。

挣了这么多钱,戈尔巴乔夫还是没放弃权力野心。普京上台,强人执政,难以对付,戈尔巴乔夫便打出“亲西方”的幌子,试图吸引选票。它的戈尔巴乔夫研究基金会绿十字基金会,前者把自己的新思维整理扩充为拯救俄罗斯的良方,后者鼓吹环保、和平,实际上换汤不换药。这套思想,想骗经历过苏联末期萧条的俄罗斯人,门都没有。但对少不更事的年轻人而言还有些噱头

1999年,在土耳其安卡拉的美国大学研讨会上,戈尔巴乔夫说:“当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上百个记者以为我会哭泣。我没有哭,因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达到:对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来说,其目的不是保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是推进国家的进步和民主。

2013年3月30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俄新社的采访时认为,苏联解体的责任应由叶利钦负责,因为叶利钦的改革方针是“不负责任的”,还说自己“为改革贡献了许多”,为国家带来了自由。

是啊,就凭这一点“自由”,俄国人民欠你一块棺材板打造的大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