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学习与科研的区别
2019年12月23日 80 次浏览本科及以前的学习是对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所进行的重新掌握,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深刻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学习者创造力顶多在学习方式和对知识的组织、总结上体现。换句话说,你的未知实际上是别人的已知。不解、困惑均能在课本、导师和同学中找到合适的答案和解释。
对多数人而言,学习更像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很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也没关系。考试就像黑箱测试,只要给出正确回答就能拿到分数,无论考生是否理解。理论上讲,哪怕是抽象的理科,只要把遇到的所有题目全做一遍然后记牢,也一样能在目前的知识层面拿高分。
只注意输入、不注意输出的机械化填鸭式的学习法,会让学习者的思维逐渐钝化,形成强烈的思维惯性、惰性。
总体而言,学习的自由度非常高,特别是大学期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既能跳出课本之外学习其他知识,也可巩固已有认识。不会有任何人强迫学习者必须在某一时间前学会某项事情。没有外界督促和同侪压力,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自律性和创造力则是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
学习是人的本性。课堂教学伴随我们十几年,虽然每个人的学习成果不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但学习作为一种工具,对我们而言也不陌生。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学习带着短期而功利性的目的。因此,在心理和生理上获得回报、激励的速度就越快。积极的正反馈可以促进学习者具备更强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成功可直接体现在成绩高低上。分数决定了父母、家长对你的态度乃至相应的物质待遇。学习成绩越高,收获就越多,学习者就更愿意主动学习。
科学研究则与之完全相反。
科学研究是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你所掌握的只是人类之前所了解的情况,而新情况只有自己探索才能挖掘,导师、同学乃至课本、文献都无法给出答复,甚至没有答复。有时,根据已有知识做出的判断可能与探索而得的新认知完全相反。
探索未知的强烈不安感,经常与现实生活中毕业、就业和生活压力结合,很容易扰乱研究者的心绪,打乱其研究进度。
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一个研究人员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专心研究一个课题,日复一日,枯燥重复,自由度不高。考虑到文章“发得好不如发的早”,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往往有时间限制,无疑需要科研者全心投入,也会消磨相应的热情。
科研必须要求研究人员在克服困难中让思维逐渐锐化,打破思维定势,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在有机化学领域,不仅要知道发生什么反应,更要知道反应机理,即“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反而更重要、更关键。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不仅是在重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要求之一,也能在底物设计、条件筛选和底物拓展中予以指导。
先前学习的知识不再用来解答考卷和作业上的习题,而是具体的实操困难。这就需要科研者把输入的知识输出,变成操作仪器和分析问题的技能。这些陌生的技能都是课本上没有老师也不教的,需要科研者在短时间掌握。
无论是优秀的研究者,还是入门者,或是没上道的,科研永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充实。有时候努力不见得有好结果,即便有好结果,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正反馈,因此容易失去继续向前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