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每日更新公众号“烟雨舟横”开始,电影就很少看了。因为我觉得,输入性的刺激不如输出性更让我愉悦。至于看什么电影,我曾经每周都去电影院,但看电影不能大水漫灌似的没重点,钱包受不了。怎么判断那些电影好看呢?其他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我历来不信的。因为拿钱写文章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上海堡垒》就是先例。

《波斯语课》是严格意义上第一部,被“影探”和“英国报姐”等的推文吸引而走入电影院欣赏的电影。首先,它是我喜欢的二战题材,又在柏林电影节大放异彩,还错失奥斯卡提名,足够让我期待了。

须知,这是一部白罗斯的电影,却一点不显得笨拙。它的题材——二战中在西欧被迫害的犹太人,完全站在西方观众审视二战的视角上,放弃了苏德战场集体主义和牺牲主义的叙事手段,显然是奔着大奖去的。须知,东线战场受损最严重的地区,白罗斯在二战题材上放弃本国惨痛历史,转而把故事地点放在法国,是怎样的决心。好比中国导演放着中国战场不拍,非要刻画美澳新联军在几内亚的战斗一样。

选材讨喜,政治上也足够正确。犹太人、西欧战场、反纳粹,还融合了一点《辛德勒的名单》的意思。

1942年,纳粹颁布“最终解决方案”,对犹太人实行大规模种族灭绝。1941~1945年,德国及德占区累计约4.25万个集中营在纳粹党指挥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商业公司、民间团体均参与了大屠杀(Holocaust)。

党卫军高级官员阿道夫·艾希曼在纽伦堡审判中作证称:1944年8月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包括150万儿童),占欧洲近900万犹太人的2/3。其中400万死在集中营,200万被别动队枪杀或死于疾病。

沃尔夫冈·本茨在《大屠杀: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检视大屠杀》中指出:

“以下必然是最保守的估计……但必须展示出来以使人看清种族灭绝的规模:犹太人遇害者中,德国占165000人、 奥地利65000人、法国和比利时32000人、荷兰超过10万人、希腊6万人、南斯拉夫与之数量相同,超过14万来自捷克斯洛伐克、50万来自匈牙利、220万来自苏联、270万来自波兰。另外还需加上罗马尼亚和德涅斯特种族屠杀的人数(20万以上)以及从阿尔巴尼亚、挪威、丹麦、意大利、卢森堡、保加利亚遣送并屠杀的人数。”

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估计,约1500~2000万人死亡或被纳粹监禁。史学家拉梅尔(R. J. Rummel)估计纳粹屠杀的受害者多达2100万人。

《波斯语课》的叙事平实却富有张力:为了圆谎,主角雷扎不得不创造一门语言,因为他自称波斯人却不懂波斯语。重重考验接踵而至,现编词骗过纳粹军官、厨房工作时现编单词,口误将“面包”和“树枝”说成同一词汇被识破,采石场不堪苦工设计救回,特别是真正的波斯人来到集中营,每一次都抓着我的心。

创造语言并短期内记住它的过程令人紧张,而根据花名册中的姓名拆解词根、根据犹太囚犯的性格与特质编词,都极富想象力但不失合理性。更让人触动的是,编造2840个单词后,获救的雷扎还能据此复述2840个人的名字,指证纳粹反人类罪行。

影片善于运用光影暖色调无一不来自室内台灯,照在雷扎伏案工作的脸上。即便是室外,集中营、采石场、农场乃至田野都笼罩着阴暗的冷色调。至于纳粹党卫军军官科赫的同性恋身份,有可能是基于政治正确而塑造的,但隐晦且克制。事实上,对于纳粹屠戮犹太人的残酷暴行,《波斯语课》也是点到为止,枪声响起不见血,见尸也是高空俯拍,但弦外的痛陈之音已跃入眼帘。

克制的手法。没有大开大合,大悲大喜。有句评论是:他用犹太囚犯的名字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纳粹军官却用它写出一首关于和平的诗。

唯一不满的是纳粹集中营男女军官的感情戏,有些鸡肋。作为主角雷扎的生存挑战则力度不足,且不是主要矛盾;作为点缀则冲淡了整体气氛,我的观感是为填充时间、且充当塑造主角的背景板的作用。

看完电影不写点什么当“作业”或留个记录,觉得亏得慌。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