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苏联为何向日本出卖中国?
2021年05月10日 73 次浏览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超过1.2万名俄罗斯各军种受阅人员接受检阅。
西方国家一直持续地抹黑苏联在二战中的功绩,特别是在苏德战场中的伟大牺牲。去年6月25日的文章《二战胜利75周年阅兵:历史虚无主义的恶臭,终将消散于红场之上》已经详细说了。今天,我就想谈谈苏联在远东-亚洲战场中的作用:中国被日寇淹没于血泊中时,苏联在远东做了什么?
这段历史要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说起。1921年,苏联开始为国民党提供资助。1922年,共产国际认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国民革命之领导核心,指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8月,中国共产党放弃排斥国民党之态度,同意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国民党必须依民主原则改组。
1923年,孙中山与第三国际合作,将大本营迁回广州,对抗北洋政府。苏联同意援助中国统一和独立,给予国民党大量武器和财政援助,并派出军事及政治顾问鲍罗廷帮助北伐。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签订军事协议。
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采用苏联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力排众议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史称“联俄容共”,中国共产党在后来将其称为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黄埔军校在苏联支持下成立。
1925年,孙中山签署《致苏联遗书》;他在遗书中称苏联为“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遗产”,又希望中国与苏联会在往后的日子里通力合作,并“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孙中山去世后,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迅速发展,控制国民党诸多重要职务,引起国民党内激烈政治分歧。1926年起,蒋介石和张作霖分别派出唐生智和杨宇霆作为唐代表,展开秘密会晤,商定共同驱逐共产国际。
1927年4月6日,张作霖得到公使团同意,派遣军警突袭北京的苏联大使馆、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公处,逮捕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并搜出共产国际发来大量指示、训令、“颠覆材料”,证实苏联全面指挥颠覆合法的北洋当局的暴力、排外运动。
4月12日,蒋在上海“清党”(清除有中国共产党员身份的中国国民党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苏联与中共强烈谴责北洋政府粗暴侵犯苏联使馆尊严,称此事件“乃帝国主义的挑拨,中国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者的工具”。4月19日,苏联召回北京驻华代办及大使馆职员。中苏关系恶化。
4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与孙科、宋庆龄、毛泽东、恽代英等联名通电谴责“分裂行为”,造成宁汉分裂。7月2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解散中国共产党机关,同时调掌握之各军沿长江而下,准备东征南京。7月13日,中国共产党决定撤回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之共产党员。
7月15日,印度共产党员、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团团长罗易向汪精卫泄露了共产国际“土地革命、武装农民”的“五月指示”,直接导致了武汉的“和平分共”,史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8月19日,武汉政府宣布迁都南京。9月初,汪兆铭亲抵南京,史称宁汉合流。
11月17日凌晨,张发奎、黄琪翔等人在广州发动政变,改组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即广州张黄事变。南京国民政府认为,此事为苏联一手操纵。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12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了对苏联的断绝邦交令。因北洋政府还存在,该断交令无效。
1929年,张学良强行收回中东铁路,中东铁路事件爆发。年底,张学良战败,被迫与苏联签订《辽俄和平草约》和《伯力会议议定书》,双方停战。停战期间,苏联占领了抚远三角洲(包括黑瞎子岛和银龙岛等)。1929年7月17日,苏联政府宣布与南京国民政府绝交,撤回苏联驻中国使馆及侨务代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侵占中国东北,危及苏联远东安全。1932年12月12日,中苏恢复外交关系。东北抗日联军成军后获得苏联秘密资助,为其提供苏联境内的营地以训练、休息和躲避日军追击,引起日本不满。
1935年3月23日,苏联公然违约,集中精力应对纳粹威胁而对日绥靖,将中东铁路以1.4亿日元的价格私自售予伪满洲国。1936年11月25日,纳粹德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成立了反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法西斯国际同盟,日苏关系急转直下。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向苏联求援,要求其提供350架飞机、200辆坦克和236门火炮,要求苏联向中国派遣飞行员、航空技师、炮手与坦克手以训练中国军队。8月21日,双方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8年1月、7月和1939年4月,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三次赴苏联求援。为让中国拖住日本,苏联十分热心。苏方“对于所需各物,尽量一次给与,且开价极低,一切愿望中国胜利之热诚处处表现”。苏联分别于1938年3月、7月和1939年6月提供了3笔总计2.5亿美元的低息对华信用借款。1937~1941年,苏联援华总额高达4.5亿美元(军民两用)。
截至1938年底,苏联向中国提供了94架伊-16战斗机、122架伊-15战斗机、94架轰炸机、120挺航空机枪、82辆T-26坦克、20门76毫米高射炮、180门37毫米反坦克炮及49万发炮弹、50门45毫米反坦克炮、1000挺马克西姆-托加莱机枪、300挺马克西姆机枪、3000万发机枪枪弹、1500挺杰格佳廖夫机枪、360门76毫米野炮及36万发炮弹、80门115毫米榴弹炮及8万发炮弹、1000万发步枪子弹、746辆汽车以及大量的零部件和装具。
1938年7月30日,苏日爆发张鼓峰事件(苏中朝交界处)。8月10日停火,苏军惨胜。1939年5月11日,苏联与日本就满蒙(伪满洲国与外蒙古)边境问题发生摩擦,史称诺门罕战役。9月16日,战斗结束,关东军大败,日本“北进战略”宣告失败,苏日两国就此维持和平状态。
1939年起,欧洲战场形势急迫,英、法、比、丹、捷等国要么失陷,要么投降,要么与德国密集交战,无力向中国提供军援。德、意与日本结盟,也不能援助中国。1939~1941年,苏联成为中国唯一的军事援助供应国。1937~1942年,至少300名苏联顾问帮助国民政府训练9万余名中国军人,参与重大作战计划的制定、实施。
1939年至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输华的武器主要有224架轰炸机、326架战斗机、44架教练机、770辆汽车、200门37毫米反坦克炮、50门76毫米山炮、250门高射炮、约150万发炮弹、6920挺轻重机枪、5万支步枪、1.5亿发子弹、31000枚炸弹以及大量其他军火物资。1939年初,蒋介石承认:“从苏联获得的武器装备占中国获得外援总数的八成左右。”
苏联的援助还不至如此。1937年10月下旬,首批苏联志愿航空队赴华,最多达4个战斗机、4个轰炸机大队。主要任务是参与对日空战和轰炸,并培训中国飞行员和航空技师,协助重组中国空军。须知,志愿航空队的费用完全由苏联承担,军纪严明,尊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志愿航空队采用人员轮换制,先后2000余人次来华参战,包括日加列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波雷宁、特霍尔、赫留金、布拉戈维申斯基等苏联著名空军将领。总计211人牺牲,如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等。
苏联志愿航空队参加了1941年前的所有抗日会战。1938年2月23日,苏联志愿航空队奇袭台北松山机场,毁伤日机数十架,可供三年使用的航空油料和设备也被摧毁。1939年10月3日,苏联志愿航空队12架轰炸机奇袭汉口机场,炸毁日机60架,炸伤近百架。
在战争基建方面,苏联也提供了大量援助。苏联在新疆伊宁成立了航空学校,1939~1940年,培训了近2000名中国飞行员和领航员,机械师等各类人员8354人。为方便苏联向中国运送物资,1937年,苏联应国民政府要求,修筑了一条全长2925公里,连接新疆和甘肃的公路,其中230公里在苏联境内。苏联援华的几乎所有物资都由此运向中国。此外,苏联还开辟了一条阿拉木图至兰州的航空线路。
1937~1939年,中苏往返列车至少5640列,往返汽车至少5260辆,400多人不间断地专门向中国运送战略物资。
1941年3月,日本外交大臣松冈洋右访苏。苏联外交次长对中国驻苏大使邵力子说:“斯大林接见松冈,是纯礼貌问题”,“照例接待”。然而,4月13日,苏日依旧达成了《苏日中立条约》,规定苏联须停止援助中国。两国在联合声明中说:“为维护两国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发布严正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绝对无效。”然而,弱国无外交,中国的领土主权终究沦为苏日两国的利益交割,维持边境和平的牺牲品。《条约》签署后,苏联对华援助力度明显下降,志愿航空队的作战频率大为降低。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暇东顾,对华援助继续减少。
1941年夏,德军深入苏联腹地,损失惨重。日本战时大本营认为苏联即将崩溃,满洲增加了四个师的兵力,命令关东军进行军事演习,损失准备撕毁条约,北上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然而,1942年1月7日,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的失败,使日本放弃了北上的念头,转而南下,出兵东南亚(南洋)。
1942年2月, 苏联援华军事总顾问崔可夫被召回国,苏联彻底中断对华援助。
1944年8月13日,图瓦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非常大会发布宣言,请求苏联“接纳”唐努乌梁海。10月11日,最高苏维埃同意。13日,唐努乌梁海成为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州。苏联秘而不宣,官方未见报道。
1945年4月5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宣布苏联在《苏日中立条约》截止后将不再谋求续约。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苏联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9月1日,苏联占领中国东北三省,重新从日本手中接管关东州和中东铁路。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东北的条件之一,是美国承认苏联在旅顺、大连的特权,东清铁路(即中东铁路、北满铁路)划归苏联,承认外蒙古独立。每一条都是损害着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卖国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苏联在战后将东三省的主权移交给国民政府,苏军在日本投降后三个星期内开始撤军,三个月内撤完。但是,苏联将占领旅顺军港并在大连商港享有特权。然而,《条约》并未特别提及唐努乌梁海问题。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唐努乌梁海列为最高苏维埃代表选举的第299选区。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向国民政府通报此事,未获回复。
在国民政府准备接收东三省主权时,苏方却在大规模拆卸、转移东三省的工矿设备,理由是——原日本所有的一百五十四种工矿企业(占东北重工业80%)厂房、机器是苏联的“战利品”。
1946年1月16日,国民政府经济部东北区接收员张莘夫交涉接收抚顺煤矿未果,回程时在李石寨火车站被不明人员截杀。2月11日,美国公布《雅尔塔协定》密约全文,其中包含英美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举国哗然。2月16日起,中国爆发大规模反苏运动,22~26日大游行运动达到高潮,斯大林遂下令撤军。1946年3月10日夜,苏军秘密撤出沈阳。5月3日,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
1948年3月17日,苏联广播电台宣布:“图瓦人民共和国并入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为图瓦自治州。”苏联吞并唐努乌梁海一事才广为人知,中国损失了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新中国一直未承认该地是苏联领土,但也没有明确发出声讨。1992年签订的《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和1994年9月3日签订的《关于中俄国界西段的协定》中都是如此。2001年7月16日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指出:
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遵循领土和国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严格遵守两国间的国界。缔约双方根据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继续就解决中俄尚未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线走向问题进行谈判。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在两国边界尚未协商一致的地段维持现状。
这意味着,唐努乌梁海的最终归属仍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