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信息中心发布微博,提到“纳粹德国及其盟国苏联”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满嘴的脏话生生咽了下去。骂完乌克兰数典忘祖,靠反共表演博取西方关注之后,仔细一想:微博中也并不完全是对苏联的抹黑和挖苦。因为在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前,苏联与纳粹的关系,已经不能用绥靖政策形容,而是近乎于盟友。

梳理苏德在二战前夕的复杂关系,需要从魏玛德国说起。

一战、内战和苏波战争的接连爆发拖垮了俄国的经济,国内生产力大大削弱。1921年,俄国的重工业产量只有1913年的20%,棉花产量跌至战前的5%,钢铁产量跌至2%。1918~1920年,彼得格勒流失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

随着匈牙利共产党政府垮台、红军在波兰首都华沙战败、德国共产党遭遇灭顶之灾、法国兵变被镇压……列宁预言的世界革命并未实现,西方国家对苏俄的敌视愈发浓厚。如何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寻找突破口,成为苏俄外交的关键。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认为,与其对苏敌视,不如拓展对苏俄的国际贸易,一方面能缓解本国经济困难、刺激资本扩张,另一方面还能把苏俄变回资本主义。

1921年,苏俄与英国等国家签订贸易协定,资本主义国家承认苏俄是一个主权国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开始联合各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对苏关系。

当时,苏俄内外交困。1921~1922年,严重干旱造成的大饥荒席卷30余个省份,300~1000万人饿死。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为不满。1921年2月全苏爆发了一百多起农民起义,其中以坦波夫起义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一度席卷全国。

同月,因十天内面包配额骤降三分之一, 彼得格勒工人大罢工,政府被迫宣布城市戒严,派出红军镇压。1921年3月,曾在十月革命扮演重要角色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在彼得格勒发起反抗布尔什维克政府喀琅施塔得起义,打出“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12天后,苏俄红军以极大代价镇压了起义

1921年3月21日,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获通过,战时共产主义被废除。在基础工业、运输系统和对外贸易仍由国家控制的基础上,新经济政策允许民营企业重新引入工资制度;农民能在自由市场销售产品,收入需征税;允许私有小型产业,刺激对外贸易并引入外资。

1921年4月10日,热那亚经济与金融会议召开。协约国本以为内政困难,外交孤立的苏俄会服软,可苏俄却十分强硬,拒绝偿还沙俄欠债,拒绝归还没收的协约国财产,还要求各国就派军干涉俄国内战作出道歉、赔偿。协约国十分愤怒,给苏俄代表3~4天的缓冲时间。未曾想苏德两国于4月16日私下签订了《拉帕洛条约》(Treaty of Rapallo),标志着两个被协约国排斥的国家——苏德关系的正常化。苏德组成“反凡尔赛同盟”,抗衡西方国家。

协约国立刻降低要价,称“在给予苏俄援助的情况下要求苏俄承认战债”。苏俄方面回复称:“对俄国人民来说,任何不以实际利益补偿其让步的决议,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1922年,苏德两国签署《临时贸易协定》,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德国产品一度高居苏联进口总额的30%。魏玛德国为苏联提供诸多帮助,例如预付半数款项购进30万吨谷物,方便苏联预购德国工业品苏联也设立租让制度,德国在苏联成立众多工矿企业,引入先进技术。

1924年,魏玛德国成为美国重要的海外投资地,德国经济迅速发展。1924~1928年,苏的贸易额扩大两倍。1926年6月《柏林条约》生效后,德国将7500万帝国马克的对苏贷款追加至3亿帝国马克苏联得以购进德制工业设备。魏玛德国则从苏联进口大量石油和金属矿物。

1929年,大萧条来临。1930年6月17日,为保护本国经济、就业,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抬升幅度:占进口总量60%的3200种外国工业品的平均税率从40%升至48%,钢铁、机械、船舶、纺织一样不落。

此法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引爆关税大战,英联邦、法国和德国组成“反美贸易联盟”,纷纷抬高对美进口关税,国际贸易状况严重恶化,全球贸易总量减少2/3,全球工业生产力下降1/3。1930年,美国进出口额骤跌50%。截至1932年,美国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下降至13亿,出口额从52亿美元下降至16亿。

资金紧缺的美国被迫从他国撤走资金以还债,进一步导致欧洲各国的经济崩溃,缺少偿还美国贷款的足够外汇,特别是严重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次年底,国际金融恐慌。

当时恰逢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着力推动工业化的苏联成了德国企业的救命稻草。1927~1933年,德国是苏联最大的贸易伙伴(1927年前,苏联的最大贸易伙伴是英美两国)。1932年,魏玛德国对苏出口占总额的47%,半数以上的德国出口机械被苏联进口,其中包括44%的先进机床。

相较下,苏联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封锁。1930年7月,美国在港口扣押了苏联货物。英美发起舆论攻势,指责苏联商品涉嫌低价倾销,引起欧美工人失业,强迫犯人从事生产等。美国胡佛政府的财政部长梅隆出访欧洲各国,呼吁共同抵制苏联产品。法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比利时、波兰等国迅速表态,拒绝对苏联贸易。

德国不仅与苏联结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还是唯一与苏联展开军事合作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26年4月24日,苏德两国签署《柏林条约》。4月29日,苏德签署的秘密附件中规定,德国可在俄国训练部队、试验凡尔赛条约中禁止的坦克和飞机等武器。这是德国对《凡尔赛条约》军备限制的第一次显著违反。

例如,德国在苏联成立“莫斯科中心”,将大量军工生产设备转移到苏联。克虏伯兵工厂在图拉生产装甲车和火炮,容克公司的飞机场建在莫斯科附近。不仅如此,德国全力协助苏联发展军事工业,德籍专家一度占苏联全部外聘军工专家的80%以上,德国企业与苏联签订多份技术援助协议,1926年甚至向苏联转让了4艘潜艇的设计图纸。

囿于《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不能组建空军,遂转而在苏联开办军事学校。例如1925年的利佩茨克飞行学校,培养了数千名德国飞行员。60余名一战时期的王牌德军飞行员充当教官,培训苏联飞行员。教官中就包括纳粹二号人物、空军元帅戈林,在苏联待了足足一年半。

苏联还允许德国试验新式武器和新战术,几乎所有投入巴巴罗萨计划的德军主力战机都在苏联测试过。1927年,古德里安在苏联组织装甲机动演习,编制的演习大纲出现了“闪电战”的雏形。

1927年6月7日,苏联驻波兰大使沃伊科夫遭暗杀,苏联对波兰表示抗议。14日,张伯伦纠集法、德、日、比、意谴责苏联“欺侮”波兰,呼吁欧洲各国“与共产主义作斗争”。德国曾试图在国联框架下展开协调,苏联不满,发起报复——指责一名在煤矿工作的德国专家“破坏社会主义政权”,德国的一笔大合同泡汤了。

然而,当时的德国也出现了不利于苏联的变化。1926年9月8日,德国(战败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常任理事国。

纳粹党的强势崛起,对德国共产党的无情打击,对布尔什维克的刻骨仇视,都得到西方国家的纵容和默许,西方把纳粹德国作为入侵、制衡苏联的工具的企图已非常显著,苏德蜜月期结束了。苏联非常紧张,不断争取英法,试图建立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体系。但苏联收获的却是英、法、美等国的敌视。

1932年,美国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游说欧洲各国,企图形成对苏军事包围。1931年前后,苏联同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1932年7月25日,苏联与波兰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苏联的外交努力,基本打破了美国的企图。斯大林寻求改善对美关系,罗斯福上台后也不想维持对苏隔绝状态。1933年11月16日,苏联与美国建交。

1932年11月29日,苏联驻法大使和法国总理爱德华·赫里欧在巴黎签署了《苏法互不侵犯条约》,承诺在相互关系中不使用武力,不参加敌视对方的同盟;在缔约一方遭到第三国或集团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侵略者以援助;放弃贸易领域中的歧视行为。

考虑到英法对反德同盟“不感兴趣”,反而结成了反苏同盟,苏联只能缓和对德关系,减少战争风险。1933年12月,苏联表示“苏联对德国同志(德共)的同情绝不会凌驾于对德关系之上。”1934年1月,苏共十七大上,斯大林在报告中提到:“苏联对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没有太多情感,法西斯主义无碍于苏联人民与之维持正常的国际关系。”

即便如此,希特勒屡次拒绝与苏联驻德大使会晤,不肯改善对苏关系。反而要求限制对苏出口,严禁技术专利转让和高精密机床出口苏联。

斯大林也没有放弃外交努力。1933年10月21日,纳粹德国退出国际联盟。次日,法国外长保罗·邦库尔与苏联驻法大使多夫加列夫斯基、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谈话称,苏法两国有必要考虑对纳粹德国日益增强的侵略性采取反措施,建议在《法苏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条约。最初,苏联比较冷淡,一方面是迫使法国对苏联远东地区的防务承担义务,另一方面是苏联对苏德关系抱有幻想。

苏联长期把国联批判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盟,也不希望承担苏联国家利益之外的国际义务。然而,面对德日关系迅速升温,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安全风险骤增,不得不采用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自降身段加入国联,以进一步拉拢英法诸国。

1933年12月19日,苏联政治局通过“集体安全决议”,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国联”。法国立刻与苏联就加入国联问题展开谈判,数月之内克服了来自东欧各国和英国的重重阻挠。1934年9月18日,一向热衷于缔结双边互助条约的苏联转而加入国际联盟(多边组织)并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

1934年5月,苏联提出《东方公约》,在法国担保下与捷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签署东欧集体安全条约。然而,纳粹一方面称既不会进攻任何国家,也不需要任何国家保护,拒绝谈判。另一方面却委托波兰外长贝克,加紧游说波罗的海三国以破坏谈判进程。英美立刻谴责苏联计划包围、扼杀德国。

10月9日,法国外长路易·巴尔杜被法西斯分子暗杀,继任者皮埃尔·赖伐尔强烈亲德,《东方条约》流产。

1935年,苏联成为最早提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国家,希望欧洲建立反德同盟。3月29日,苏联建议缔结苏、法和捷斯三国互助条约。5月2日,《苏法互助条约》在巴黎正式签订。5月16日,苏联和捷斯在布拉格签订了《苏捷互助条约》,内容与苏法条约基本相同。然而,《苏捷互助条约》所附的议定书中规定:“两国的互助义务只是在具备本条约所规定的下列条件时才能生效:法国向遭到进攻的一方提供援助。”也就是说,只有在《苏法互助条约》生效时,本条约才能被激活。

让苏联十分焦急的是,法国议会一再拖延,直到1936年2月28日才批准《苏法互助条约》。3月27日,两国在莫斯科换文。这段时间,法国在耍什么手段呢?国内激烈的党争就不提了。外交上,法国忙着要求德国承诺不破坏德法两国边界,德国则要法国保证其向波兰、乌克兰方向的行动自由。

1938年3月29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柏林召开会议,要求捷克斯洛伐克赋予苏台德地区日耳曼人“自治”权利。

4月23日,苏联表示准备与法国一起履行保卫捷斯的安全义务。然而,上文已经提及:根据条约,法国不出兵,苏联就不能出兵。非法出兵的后果,就是被西方舆论轰炸为“侵略”,制造对苏战争的借口。法国竟沉默不语,纵容纳粹。

4月26日,加里宁表示:苏联将不等法国出兵,自行启动保护捷克一切措施。捷克总统贝奈斯受到鼓舞,宣布全国军事动员,对抗德国。英国十分恐惧,担心苏联出兵将改变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欧洲不能容许共产主义的侵染,屡次要求捷克废除《苏捷互助条约》。

9月21日,国联大会上,苏联呼吁所有国家履行条约义务,支持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完整。然而,该议程被英法破坏。英法警告捷斯:如果“固执地”与德国“发生冲突”,两国将停止对捷克的一切援助。

1938年9日,张伯伦第三次赴德,英、法、德、意签订《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10月1~10日内,苏台德地区必须割让给德国,一切财产必须全部移交给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