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敢为不可为:短评2021高考作文
2021年06月08日 67 次浏览高考作文,越来越大气,至少比我8年前参加高考时大气得多。彼时是山东卷的最后一年,全国各地命题的风气是,挖掘内心、人生、感悟之类。一群人挤破头就那么点东西可写。
但是,如今的高考题越来越像申论,与时政和历史的结合十分紧密,特别是2019~2020年的高考题,真把我吓出冷汗,又是限定时代,又是撰写书信,分明是把镣铐卡的更死,而且容不得出错——历史是不可杜撰的,还要有话可说,岂不难哉?
今年的全国甲乙卷和新高考I和II卷,明面上的难度降低了,至少不让人望而生畏。这是令人舒服的改动。最大的亮点是,它向考生提供了一个选择,既可以突出个人体验,也可以落于时代,可谓包容共济。须知,聚焦于个人则易撞车、易“辩经”;角度太大则太偏于申论,难寻落笔之处。2021年两者兼顾,显然是考核制度在不断探索中变革求新。
先说全国甲卷。一开篇则是党史,落脚于“时代大有可为”,蔚为壮观。雷锋、焦裕禄和黄大年,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在岗位上的无产阶级劳动者,可谓“孔曰成仁”;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和杨靖宇,都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生命、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的无产阶级斗士,可谓“孟曰取义”。
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人站出来,以不同的方式造福于国家。他们根植于人民,信仰于远大。他们的牺牲或壮烈或炽热,都成为一盏盏明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灯塔。
然而,新时期的年轻人处于迷茫和困惑中,消解了革命斗志、浸染于消费主义,受缚于重重压迫。即便坚定如我,十年前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吸引我的只是桃色情节,读罢觉得保尔柯察金很可怜,并不能理解他。因为苏联已经没了,共产主义运动趋于停滞——“奋斗又有什么用,既然它已被认定为错误”?
革命已经远去,硝烟已经散去,艰苦已被摆脱。那么,我们的年轻人该如何重拾信心,重拾斗志,在建国以来最佳的外部环境中,在最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部态势中,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每一代人都指责下一代人“靠不住”、“垮掉了”,可每一代人又是怎么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建设一个越来越好的新时代?是如同基辛格所言“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部分保护的很好”,还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被大大激发,空前团结?
“我们”又是谁呢?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雷、焦、钱、黄离开了,我们呢?李、夏、方、杨牺牲了,我们呢?他们的精神化作中华民族新的长城,成为血脉的养分,熔铸于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我们”的队伍会更加庞大,“我们”的队伍会永远向前。
我相信,想到这一层的学生,会聪明得结合题干中的《为人民服务》和《沁园春雪》,把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最受误会的人物——毛泽东,当做文章的主干。例如他从青年到中年再到暮年的沧桑变化,必然高分。
因为,毛泽东也曾是年轻的“我们”。
再看全国乙卷。关键在于“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前面的“修身”、“矫思”,都是楔子。如果从人生感悟出发,诸如奋斗、抉择、坚持之类,虽不免落于窠臼但也算切题。只不过,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刚才分析:全国甲卷的题眼在于“从哪来,到哪去”,这个“目标”不就是全国乙卷的“义”吗?
同理,用甲卷的“有为”才是破解乙卷的“义”的正确思路。换言之,乙卷的题干正在用传统文化,解释伟大复兴。具体写法是:以古析今,大气外露,点名中国的发展奇迹在于其独特,其独特在于其坚韧,其坚韧在于其文化,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我们与7000年前的古人用文字连接,为了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世代不息。如此,必高分。
新高考I卷,干脆把毛主席搬上台面,但中间穿插着《孟子》,颇有苦难辉煌的入世感,最后却是阴阳变化、否极泰来的出世感。当马哲遇上儒道两家,感觉还真是“未可知也”。
从题干来看,这暗示着中国未来往何处走:如美国一样“滥用其强”,则至强变为至弱;过去一百年的中国,何尝不是“增益其所不能”?“生而弱乎,或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无论是卧薪尝胆还是穷兵黩武,关键在于人,天意既是民意,暂时的困难,再大也能被征服,输赢未定,时候未到,自然“未可知也”;若站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以捍卫人民利益为准绳,那便是“必可知也”。因此可知与否,取决于立场,也取决于时间的纬度。
中国如何跳出周期律?如何维持世界平衡?自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世界发展的新的中国方案。以和为贵,放弃零和博弈。
新高考II卷的题目,显然是对针对于人生。“逆锋起笔”,自然是顶住困难,“深藏不露”,指的是隐忍含蓄;“不偏不倚”,指的是行端坐正,“停滞迂回”,指的是应对挫折;“描红”二字,讲的是做人守规矩,有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打破规矩,却是创新的源泉。怎么在协调中立住“人”?
我立刻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作文题目:愿为描红逆笔锋。主旨是:人人都需要描红,描红需要勇气,而勇气又何尝不是志气、骨气,是精神之钙。描红如刮骨疗毒,如壮士断腕,如老鹰折喙,痛苦后便是新生。无论顺境逆境,无论逆笔顺笔,人生在世,求得一个端正。
除了从个人的角度,写小写文艺,也可以逐字逐句类比中共党史:共产党是如何团结最广大群众,赢得革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因为我们逆锋起笔,找到并发扬精神之钙;我们不偏不倚,注重社会公平建设;我们迂回停滞,在困难和动乱中艰苦探索;我们“描红”——懂得自我批评、自我革命、自我纠正,把制度挺在前面,加强法制建设。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是一个“觉醒的时代”。共产党不会辜负中国,中国人民也不能辜负社会主义。中国不能输,中国不会输。